當前位置:首頁 >教程首頁 > 影視後期 > 影視原畫與模型渲染大師班 >假如電影沒有特效 揭大片鏡頭的殘酷真相

假如電影沒有特效 揭大片鏡頭的殘酷真相

發布時間:2018-11-17 19:57:24
編者按:一部電影除了明星大腕、精彩的劇本和優秀的導演之外,電影特效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別是在當代的商業大片中,特效的部分甚至超過了其他部分的比重。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特效的製作也從最初簡陋的模型發展到了當今廣泛運用的電腦CGI技術。本期我們將帶您一起了解一下電影誕生至今的特效進化史,揭秘特效製作對電影的重要性。
 
電影特效鏡頭製作前後對比圖
 
《愛麗絲夢遊仙境》角色製作

在這組鏡頭中,出演雙胞胎的演員因為不夠高而被迫踩高蹺,因為不夠胖而戴上大綠套。最搞笑的是後麵跟著那位,高舉胳膊假冒大鳥頭,智商瞬間降到三歲以下。足可見得,在這個綠幕泛濫的年代,當演員要比當導演還要有想象力才行。
 

 
《盜夢空間》建築顛倒效果

諾蘭是一個嚴肅認真的導演,對自己幻想出來的世界深信不疑,也讓觀眾活在夢中卻不自知,叫醒大家的最好辦法就是給他們看片場照。這組鏡頭特意做了一個正方形的大架子,然後演員在裏麵表演,像不像踩著輪子原地跑的小倉鼠?
 

 
《白蛇傳說》半人半獸製作

許仙提親這場戲的特效鏡頭很有意思,包括了各種妖精的製作,杜汶澤扮演的蛙妖就很逗,穿雙藍襪子在片場模擬青蛙的姿勢,估計不笑場也難吧?該鏡頭的製作重點在於,製作人員要充分了解人與獸在身體中所占的比例,使其結構更加合理。
 

 
《複仇者聯盟》背景替換

這是鋼鐵俠昏厥的那場戲,演綠巨人的是最慘的,別人都穿著帥氣的戰袍,隻有他套著比校服還難看的緊身衣。其實最丟人現眼的還是躺在地上的鋼鐵俠,他的“盔甲”隻是繡花枕頭,撐不住小唐尼的大腦袋,需要墊一塊真得枕頭,後期再修掉,否則就得一直梗著脖子演戲了。
 

 
《普羅米修斯》外星場景製作

當“普羅米修斯”號的組員降落他們遠征核心目標的外星球上,他們發現這是一個不適人居、貧瘠荒蕪的環境,以及一個奇特、遼闊的外星結構物。外星球的製作參考了《異形》的相關圖片和資料,並與實拍場景完美結合。
 

 
《雲圖》新首爾場景製作

此鏡頭中驚險的高空腳手架、充滿未來感的新首爾建築和龐大的飛機都是利用數字技術製作的,從建模、照明、渲染,每個環節都在藝術家的精心設計中達到完美,如果隻剩綠幕前的演員,想必會使這部科幻片的效果大打折扣。
 

 
《寒戰》天橋火拚撞車鏡頭

隻看電影,你或許以為“天橋火拚”的戲,真的是在香港的鬧市區的高架橋上拍攝的鏡頭,但實際上實景拍攝有很多不盡如意的地方,需要後期電腦特效配合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這種電腦與實景配合的畫麵會讓觀眾有豐富的想象空間和投入感。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CG老虎製作

李安導演的大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最吸引眼球的鏡頭莫過於CG老虎的製作了,其逼真程度堪比真實的老虎,有時你會覺得這就是派與聽話的老虎親密接觸,其實你錯了,那凶看似猛的老虎在拍攝時是用布偶代替的,是不是很有趣呢?
 

 
《一九四二》重慶陪都民國街轟炸製作

重慶陪都民國街是根據三四十年代重慶街道的風格,重新設計搭建的,為了達到影片劇情的要求,轟炸後的民國街道是經過CG技術處理的,比如添加戰火、硝煙、飛機動畫等。可見特效的加入提高了鏡頭的真實性和說服力。
 

 
《人在囧途之泰囧》背景替換

這組鏡頭的製作比較簡單,就是在背景中添加需要的畫麵,造成一種畫中畫的效果,特效的製作並沒有很大的難度,主要是創意的獨特新奇,令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覺。
 

 
《西遊•降魔篇》孫悟空PK虛空公子

此鏡頭中周星馳導演想把虛空公子的九把劍製作成像導彈一樣來追蹤孫悟空,由於孫悟空是妖王,在設計上要表現出劍的威力和與悟空鬥法的效果。但是如果沒有特效的加入,這麼厲害的悟空根本就像是在綠幕前跟自己玩!
 

 
《生化危機:懲罰》群集鏡頭製作

這個鏡頭表現的是一個克隆人公司,場景中幾乎所有的克隆人都是全CG環境,電影中看著一排排的克隆人是不是感覺很震撼呢,但其實這組鏡頭就是對著綠幕拍的,頓時覺得特效技術好偉大。
 

 
《特種部隊2》忍者跳崖鏡頭製作

此鏡頭除了逼真的雪景替換,最大的亮點是忍者跳崖的順序也進行了調整,起初拍攝時五位忍者是按順序接連跳下懸崖,但剪完後導演不滿意,要改成錯開跳,所以這個鏡頭的所有素材需要全部拆開,把忍者單獨拿出來,確定跳的位置,然後再把忍者一個個放回原位。
 

 
電影特效行業發展史
 
第一階段:特效概念啟蒙

喬治•梅裏愛為人們帶來了世界上的第一部科幻電影《月球之旅》,為了這部鼻祖級科幻電影,他可謂是傾盡了所有。他在拍攝時使用的小竅門,幾乎欺騙了當時所有觀眾的眼睛。在經過了將攝像機固定裝備與組合的嚐試過後,他也因此萌發了拍攝靈感……總之,在喬治的指揮下,這部電影完成了曆史上第一次人類在大銀幕上對太空這個神秘世界的探索和嚐試。
 
《月球之旅》(1902)
 

 
這部僅有14分鍾長的科幻片也首次將著名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的科幻小說搬上了銀幕。影片在製作時摒棄了當時盛行的科學技術,以一種近乎空想、古怪的方式將故事加以詮釋:如跳舞女孩,小合唱隊等,想必看過這部影片的朋友都會對這些橋段記憶猶新。
 

 

 

 
《金剛》(1933)
 

 
我們必須承認,電影史上再沒有幾個比這個更經典的場麵了。金剛,這位被趕下王位的骷髏島君王,站在曼哈頓的標誌性建築物的摩天大廈頂端,用他那巨大的手掌應對被派來攻擊他的戰鬥機。同時影片也盡顯了威利斯• 歐布賴恩在逐格拍攝動畫技術方麵的天賦。金剛本身是一個各種金屬的拚裝體,在外麵蒙上了一層橡膠和兔子毛。可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模型引領了FX藝術早期的成功之路。這個統治著紐約市的驕傲大怪物的出現,也成就了電影院自己的統治夢想。
 

 

 

 
第一階段其他參考影片:《大都會》(1927)、《化身博士》(1931)、《透明人》(1933)、《科學怪人的新娘》(1935)。
 
第二階段:傳統模型做特效
 
經過初期階段的探索和總結,電影人已經對“電影特效”一詞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更重要的是,電影製作技術的發展,將電影特效的品味送到了一個全新的台階。還有,人們對地球外太空的幻想也豐富了特效的內容,使得“特效人”們有個更加廣闊的發揮空間。這期間也出現了《太空漫遊》和《人猿星球》這類的經典之作。為電影特效的發展史增加了永久閃光的亮點。
 
《傑森王子戰群妖》(1963)
 

 
這是雷伊•哈瑞豪森導演逐格拍攝動畫電影的代表作品,其中這個長4分半的場景花費了他4個半月的時間來完成。有的時候每天隻能完成13個動畫格的拍攝,放在影片中,這大概隻占了半秒鍾的時間。其中最重要的一幕是,傑遜王子和他的跟隨者們從敵人九頭蛇怪嘴中逃脫。這場戲充滿了黑色幽默色彩,一些骨架兵的動作看起來甚至像在跳舞。從技術方麵來說,它可以稱得上完美;從創造方麵來說,它是個充滿野心和幻想的作品,在當時那個年代來講是非常具有創造性的。
 

 

 

 
《2001太空漫遊》(1968)
 

 
影片在開拍之前進行了細致的調查和研究,運用了一些傳統的、學院派的技術,當然也花費了大量寶貴的時間。本片可以說是最後運用此類特效技術的影片。基於對真實性的追求,在製造模型之前,團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谘詢美國國家航空航天總署和很多飛機製造公司的相關技術人員。每個部件的圖紙都由手工繪製,這讓影片的美術工作組夜以繼日地幹了兩年。所有這一切的結果就是,影迷們看到了一次教科書式的太空飛行。
 

 

 

 
第二階段其他參考影片:《奇怪的收縮人》(1957)、《時光機器》(1960)、《人猿星球》(1968)。
 
第三階段:計算機技術的發展
 
隨著一個名叫喬治•盧卡斯的年輕人幾張簡單手稿的逐漸成形,他心中的那場“星球大戰”隨即打響,這也打響了電影特效全麵革新的宏大戰役。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這短短的二十年裏,電影特效因全新的創作思路以及技術(當然包括計算機成像技術)的全麵革新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段時間裏,更是出現了《星球大戰》係列、《超人》、《奪寶奇兵》、《異形》以及《深淵》等諸如此類的電影佳作。不但豐富了人們對奇幻電影的需求,更讓電影本身有了更廣闊的發揮空間,先前不能做到的拍攝完全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特效手段來完美。
 
《星球大戰》(1977)
 

 
喬治•盧卡斯構築的一個龐大的星際帝國將人們引向了一個全新的境界當中。尤其是穿梭於星球間的太空飛船簡直令觀者目眩,大呼過癮。盧卡斯的工業光魔(ILM )也從此名聲大噪,成了電影特效界的大哥大。影片中微縮模型的大量使用並沒有影響其整體視覺效果的優質,反倒是確立了科幻電影中星際景象的典範地位。戰鬥飛船之間的追逐、激戰等精彩鏡頭,至今,仍縈繞在無數的科幻迷們的腦海中。
 

 

 

 
《異形》(1979)
 

 
這是現代好萊塢驚悚影片中最精彩、最令人難忘的經典鏡頭之一,甚至在拍攝時演員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約翰•赫特扮演的角色在早餐時突然痛苦難耐,昏厥倒地,他“臨產”了,嬰兒竟是可怕的“異形”,而“生產”的過程異常血腥、懾人。下次再看這部影片時請留意這個讓人心跳加速甚至可能導致休克的鏡頭,就視覺效果來說,它的確是天才的傑作。
 

 

 

 
《銀翼殺手》(1982)
 

 
當恢宏的視覺效果與範吉利斯令人難以忘懷的歌聲同時出現時,整部影片的基調就此顯現了出來。夜色中泰博港口鋼廠的一幕,一個全新的21世紀的洛杉磯形象應運而生,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燃起了熊熊大火,火光照亮了整個天空。這場麵讓人感覺宏偉壯觀,但也讓人頗有些不舒服的感覺。這似乎能讓我們想起當年曾讓瑞德利•斯科特名聲大噪的那些場景。
 

 
第三階段其他參考影片:《奇怪的收縮人》(1957)、《時光機器》(1960)、《人猿星球》(1968)。
 
第四階段:CG、動作捕捉等新技術日益成熟
 
世紀之交,電影特效已經顯現出相當成熟的麵貌。各種依靠特效而製造的場麵宏大、精益求精的電影作品相繼湧現,這當中,《指環王》係列的空前浩大,簡直成了電影曆史上的裏程碑之作。更加奇妙的是,《指環王》還前所未有地出現了全CG技術製作的人物“咕嚕”,其活靈活現的動作和惟妙惟肖的表情,超過了片中所有真人角色的演技,堪稱電影中的奇跡。同為魔幻題材的《阿凡達》展示給觀眾瑰麗壯闊的潘多拉星球,無不體現出電影特效的巨大魅力。相信在未來,電影特效還會為我們帶來更多的驚喜。
 
《電子世界爭霸戰》(1982)
 

 
電影史上第一部使用了電腦CGI特效的影片,雖然以我們現在的眼光看來粗陋無比,但是在當年所引發的轟動不亞於去年《阿凡達》的效果。觀眾一定不會忘記那些簡單CGI所創造出的從所未見的科幻場景以及不可思議的效果。更有意義的是,這部電影開創了電影特效的新時代。
 

 
《終結者2》(1991)
 

 
《終結者2》中沒有什麼值得拿來出來說的特技鏡頭,但它是完美運用CGI技術的電影之一,單單T-1000型終結者自己就足夠重量了。丹尼斯•莫倫創造了這個液態金屬生物T-1000。這部電影的投資預算高達$100,000,000,也難怪影片中有那麼多值得欣常的場麵。例如,T-1000跳到直升機中變身成了飛行員;或者最後他被阿諾的炮火轟成兩半的場麵。總之,《終結者2》是一部懂得如何經濟實惠又有效地使用數字特效的電影。
 

 
《侏羅紀公園》(1993)
 

 
斯皮爾伯格早就下定決心要用動畫技術來拍攝《侏羅紀公園》那個時候,隻有用一種叫做“動態”的特技方法來拍攝那些巨大蜥蜴恐龍的鏡頭。這也是《星球大戰》中拍攝“全地形重裝戰車”所采用的方法。但導演還是擔心這種動態技術拍出來的效果會像是一種電腦遊戲。但拍攝出來的樣本讓斯皮爾伯格非常滿意。對於觀眾來說,這種新科技帶來的最大效益無疑就是讓他們第一次在電影裏看到了逼真的恐龍。這也會成為特效領域中的一個新紀元。
 

 

 

 
《泰坦尼克號》(1997)
 

 
也許是觀眾們都被傑克和露絲的淒美愛情所感動而忽視了這部電影在特效上所做的貢獻,當泰坦尼克號重現在眼前的那一刻,我們的雙眼就已經被電影特效完全迷惑了。在這部經典巨製中,電影特效為我們再現了這場真實的海難,將模型與電腦CGI特效的融合達到極致。詹姆斯·卡梅隆為影片打造了一艘等比例縮小的模型,再配合電腦CGI的渲染,為我們創造了太多的經典場麵。
 

 
《阿凡達》(2009)
 

 
繼泰坦尼克號上映十二年後才再次出新作的詹姆斯•卡梅隆又一次的改變了電影特效的製作方式,這部運用最新3D攝影技術拍攝的影片為我們營造了一個瑰麗壯闊的潘多拉星球,身手矯健的納美人在全球刮起一陣藍色風暴。當影片中的華麗場景透過3D眼鏡呈現在觀眾麵前時,我們不禁感慨:大神就是大神。
 

 

 

 
《霍比特人:意外旅程》(2012)
 
本片是影史上第一部用每秒48幀的新格式拍攝的影片。這一幀數是原本電影每秒24幀的兩倍。能使得畫麵看起來更為平順和流暢。在3D界,這種新技術的使用是革命性的。雖然詹姆斯•卡梅隆也曾對每秒48幀的製式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但最終還是彼得•傑克遜成為了“吃螃蟹”的第一人。
 

 

 

 

 
《鋼鐵俠3》(2013)
 
《鋼鐵俠》係列電影在全球如此火爆,讓我們不禁要問:到底是戰甲成就了他,還是他造就了戰甲。《鋼鐵俠3》共有42套戰甲,其中MARK42不僅可以吸身,還可拆卸炸彈、在空中接彈,將所有想象力呈現出來要依賴於先進的特效技術,而IMAX 3D效果的加入,將這些視效展現得更加淋漓盡致,給影片動作場麵的流暢性和觀賞性大為加分。
 

 
第四階段其他參考影片:《哈利•波特》係列、《駭客帝國》係列、《蜘蛛俠》係列、《指環王》係列等。
 

 

 


專家觀點:電影特效技術未來展望
 
Base FX副總裁謝寧
 

 
特效在電影中的作用將越來越重要
 
特效作為電影的組成部分,已經慢慢地成為電影的主角。當今好萊塢的明星片酬已經不再像以前一樣占預算中很大的比重,這部分資金已經讓出來作為特效使用了。雖然特效行業也會出現一些如經營、管理等問題,但這都是一個正常的調整,並不是說特效會減弱,相反特效的作用越來越大了。其實這也是電影發展的一個曆程,在電影發展的初期,如盧米埃爾兄弟的《工廠大門》、《火車進站》等紀錄片,在沒用影像的年代,這樣的場景足以讓觀眾感到震撼。隨著電影工業的發展,在之後的電影中演員的表演比重慢慢增大,但這也並不意味著燈光、攝影這些崗位的貢獻就弱化了,不管是表演、攝影、還是布景、道具都是電影藝術的一種表達工具,目的是完成導演和製片人想要表達的思想和理念,所以我的觀點是,特效作為電影的一種表現手法,施展的空間會越來越大,但這並不會削減其他要素的運用。電影中的所有元素並不是此消彼長,而是一個共生的關係。劇本、故事情節和演員的表演都很重要,隻有綜合的運用這些元素才能做出更好的影片,缺一不可。
 
特效人才是未來行業發展的核心力量
 
在特效產業的整體戰略當中,理念和技術雖然是很重要的因素,但最核心的因素還是怎樣創作一個體係或機製(如運營管理哲學、經營理念)把人才留住,讓產業的製作藝術家能夠很穩定地在這個產業裏工作,發揮他們的創意,為特效產業做出貢獻。在這方麵好萊塢就有其成功的體係,如ILM的員工從業時間都很長,有的人甚至頭發都花白了,真的做到了一輩子從事電影特效行業。在國內目前想要使特效行業有長遠的發展,國內的企業和產業一定要創造出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一個機製,讓製作人員能夠長期地在這個行業做下去,這個是最關鍵的。如果這個行業中,沒有人才長期在領域內去探索和開創,就不可能實現很大的成就。所以不管是技術還是科技,說到底都是為人來服務,人才是最核心的力量,中國企業怎麼去趕上美國,那一定要把著眼點放在體係之上,創造一個讓製作人員安心工作的環境,讓他們能夠做到40歲、45歲,這是最好的。
 
未來的電影模式:以多元化的方式呈現

最近,著名導演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和喬治·盧卡斯這兩位電影行業巨頭表示,電影行業將會出現所謂的“內爆”。麵對這一問題Base FX總裁Chris的觀點是,影片的發行有了跟以前不同的渠道,以前美國的電影製片人和發行公司以院線和衍生品作為主要的發行渠道,但現在發行渠道變寬了,多了網絡、手機等媒體,所以發行渠道的改變意味著電影的發行方和製片人要重新考慮這些因素,順應發行渠道的變化來賣產品。那麼適合在電影院放映的電影也有調整,電影製作的級別會越來越高,大電影的數量會越來越少,隻有像《阿凡達》那種大製作電影,一定要借助電影院的設備才能觀賞到片中效果的片子才在院線有市場;中等預算的電影可能不會在院線中播放了,因為沒有什麼競爭力,所以說我們覺得這也是電影院未來發展一個方向。

我的觀點是,電影院未來也會變得更像一個社交場所,它解決了人們在網上不能實現的一些親密的溝通和交流方式。未來電影院將會和休閑、餐飲、酒吧等形成一整套東西,消費者到了周末一起到這些地方,滑冰、逛街、看電影。這樣一來,像《失戀33天》、《人在囧途之泰囧》等影片就很大的市場。所以未來院線,大製作、沉浸式體驗的大片會越來越多,另一個可以帶來社交體驗,提供話題性的片子,也有市場。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那些適合一個人或一家人在家觀看的影片。
 
視點特藝 特效製作經理莊嚴
 

 
特效是集聲畫於一體的綜合藝術形式

特效誕生之初就是幫助電影人做出一些在正常情況下拍攝不到的畫麵、打造一些奇幻的效果,或者可以幫助節省預算。那麼現在的一些大片如《阿凡達》、《變形金剛》等,特效變成了一種比較主角的製作手段,突破了大家對傳統電影製作的理解,加入了更複雜的製作工藝。所以電影不同於雕塑、音樂、繪畫等傳統的藝術形式,它需要運用很多藝術手法、結合聲音影像,創作出可以引起觀眾強烈視覺震撼的一種綜合性的創作形式,所以隨著電影工業的發展,大家對電影的製作理念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已經遠遠高於傳統的拍攝和製作手段。正如現在3D電影的出現,其成像和製作方式也已經不同於傳統的拍攝範疇,所以隨著未來科技的發展,會有更多新技術應運而生,但這些與傳統的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並不矛盾,它們都隻是藝術創作的一種表現方式,就像特效的製作離不開導演和攝影的創意,所以特效作為電影創作中的一個環節,隻是服務於電影,並不能獨立存在。
 
隻要有想法我們也能做出中國的大片
 
電影特效有其特有的行業特點,需要團隊協作來共同實現一個畫麵效果,這就意味著統一的標準和流程甚至可以決定畫麵的優劣,如Technicolor就嚴格采用好萊塢的製作流程,每一個環節都有統一的標準,沒有達到標準的鏡頭被視為不合格鏡頭,這樣做的好處是一個環節通過了就不會反複修改,可以使製作流程達到一種良性的循環,不會因為某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導致後麵的工作都要重複進行,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好萊塢可以製作出那麼多優秀的影片。

那麼國內與國外的差距,我覺得是在麵對一些新技術的電影,如《阿凡達》這種類型的電影是我們不能解決的,因為這樣的電影需要有一位導演可以提供創意,不能單靠特效這個行業來製作這樣一部電影,比如ILM有盧卡斯、斯皮爾伯這樣的導演,他們有很強的理念和信念,這些是對美國電影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還有像卡梅隆和邁克貝這樣的導演,他們可以在腦海中想象出未來電影呈現畫麵的樣子,所以隻要中國也能有這樣的導演引領行業的發展,再把攝影、美術等各個要素結合起來,一定也能做出這樣一部大片。我認為,特效行業不是航天科技,它沒有那麼高深,隻是一種視覺藝術,我們如何寫出一個劇本,再經過導演的創意把它視覺化,這是我們應該思考和提高的地方。

螞蟻視界 特效指導 趙慧傑
 

 
特效不神秘!隻是電影的一種製作手段
 
在曆史上有這麼幾次工業革命,比如膠片從黑白變成彩色出現了彩色電影;攝影機從膠片變成數字就有了數字電影,從原來常規拍攝手段不能完成的畫麵,到現在用非常規手段完成了,這些技術的變革使電影的展現形式越來越豐富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非常規手段包括的範圍很廣:特效化妝、模型、前期拍攝中威亞的運用、現在流行的CG技術等這些都是非常規手段,舉個小例子,當我們拍攝一個杯子並實現冒煙的效果,我們可以選擇拍攝時在水中加入幹冰或使用煙餅,還可以選擇後期加入特效來做,所以特效並不是實現電影效果的唯一手段,它隻是一種工具而已,最終還是要為劇本服務。當然製作手段越多,製作起來也越簡單,畫麵展現也越豐富,對於製作人員說,遇到問題應該先動腦筋想辦法,就像搭積木一樣,選擇不同的技術形式,也許在製作的過程中你會發現,另一部電影誕生了……對於藝術創作來說,答案不是唯一的,多嚐試才有收獲。
 
特效行業未來也許會發展成更高級的技術

特效行業有一個發展過程,拿製作一部電影來說,電影投資是一定的,製片要做計劃,一半費用給演員,一半費用給製作,製作費用的一半是前期費用,剩下的一半才是後期費用,後期這塊還要分發行和製作,發行根據影片的不同,有時也要投入很多錢,這樣後期製作的費用相應得就變少了。如果一部電影運用的特效非常多,那麼這部分費用要額外添加進來,那麼這會出現一個問題,投資方很看中特效的製作,把很多常規手段可以實現的問題都寄希望於後期製作,這就加大了後期製作的工作量。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特效的製作會變得越來越常規化,它隻是電影製作中的一個環節,將來製片方的投資單上可能也會把特效列上去,使把其流程化,對特效的要求也就沒有那麼高的期望值了,大家都很輕鬆,我想過不了多久行業就會發展得更為健康。

眾所周知,特效製作並不是一個人所能完成的,它需要團隊的通力合作,比如拍攝一部水墨風格的片子,就需要請會畫國畫的藝術家來幫忙;而一部偵探片會涉及製毒等情節,需要化學方麵的專家等,有時為現實一個效果需要各行各業的專家、藝術家們來共同完成,所以未來可能也會有類似CG革命出現,動畫強大了電影也許都不需要演員來表演。隻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就像斯皮爾伯說的,以後想看我的電影,吃一顆藥丸睡醒了電影也就看完了,這些可能還需要醫學界的幫助,不管怎麼說,這是斯皮爾伯對未來電影的展望,也是我們對電影未來的一種期待。
华体会hth体育网 賞析
  • 2101期學員李思庭作品

    2101期學員李思庭作品

  • 2104期學員林雪茹作品

    2104期學員林雪茹作品

  • 2107期學員趙淩作品

    2107期學員趙淩作品

  • 2107期學員趙燃作品

    2107期學員趙燃作品

  • 2106期學員徐正浩作品

    2106期學員徐正浩作品

  • 2106期學員弓莉作品

    2106期學員弓莉作品

  • 2105期學員白羽新作品

    2105期學員白羽新作品

  • 2107期學員王佳蕊作品

    2107期學員王佳蕊作品

專業問題谘詢

你擔心的問題,火星幫你解答

微信掃碼入群領福利

掃碼領福利最新AI資訊

點擊谘詢
添加老師微信,馬上領取免費課程資源

1. 打開微信掃一掃,掃描左側二維碼

2. 添加老師微信,馬上領取免費課程資源

×

同學您好!

您已成功報名0元試學活動,老師會在第一時間與您取得聯係,請保持電話暢通!
確定